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

網路行銷的最後一哩

際網路僅用了短短10年時間,就成為電視、印刷品之後的第三大媒體,尤其是3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,網路是最不可或缺的媒介,沒有一家企業會想錯過網路廣告的機會和未來潛在性,從這幾年網路廣告預算比其他媒體都高倍成長,即可看出這個事實。
  隨著網路進入web2.0時代,企業網路廣告的方式也有了演進,從最初純banner廣告曝光,以瀏覽數、點閱數計算成效,到現在廣告主善用 web2.0網站,企劃活動供所謂「達人」參與將廣告散播出去,或者利用目前最火紅的部落格(blog)行銷,來順利完成「網路行銷的最後一哩」,將產品 或服務成功接觸到終端消費者。
  部落格文化發展至今已達成熟階段,全球已有超過6,000萬部落格,不同於個人以興趣為主,企業做事講求目的和成效,既然要做部落格行銷,就一定要用 最有效率的方式執行。基本上企業的部落格行銷可分成兩種方式,一途是自行架設公司部落格對外發聲,另一途是和其他部落格相關企業合作,依不同產業及行銷目 的,選擇部落格行銷的方式便會不同。

病毒式散播:增加短期收視率
  不管是自己架設部落格,還是以case by case合作,企業會決定做部落格行銷,不外乎是為了三大好處,分別是「病毒式散播」、「口碑行銷」和「群體智慧」,這可說是部落格行銷的三大關鍵。
  所謂的「病毒式行銷」(viral marketing),指的是企業活動內容在網路上的大量傳播,就像病毒一樣以倍增的速度擴散出去。網路興起的最大因素就是在於「分享」,所以只要活動訴 求能引起興趣和共鳴,網路低成本、易複製、多媒體呈現的性質是最佳的傳播環境,每日大量的email、部落格、文章、照片、影片被轉寄,若是企業的活動切 中部落圈的要害,無論好的壞的,分享出去的速度絕對比想像中還快。
  但是在病毒式傳播下,行銷形式還是侷限在網路「曝光」,曝光數和成交量不一定成正比,大批人潮的曇花一現,也不代表能留住訪客的心,因為網路流量容易 暴起,更容易暴跌,讓很多人看到僅是增加了短期「收視率」,或許能增加品牌的長久印象,但要實際讓消費者心動下單,光靠病毒式行銷其實是不夠的。

口碑行銷:密集安打加重炮長打
  當消費者從網路、電視或報紙上看到企業廣告,記住了產品名稱,接下來會去搜尋引擎輸入此關鍵字來獲得更多產品相關報導,所以關鍵字廣告才會在當下如此 的火熱,業界人士形容,搜尋引擎如Yahoo!Google才是所有廣告預算的收割者,因為他們掌握了「最後一哩」,他們是最接近消費者的一個媒介點, 就目前市場來說是有點道理,但是他們可以促使消費者真正埋單嗎?事實上並不會,關鍵字行銷還是停留在「曝光」,他們很負責的讓你的品牌露出,但並不是成交 與否的關鍵,真正足以影響消費者購買動機的是「口碑行銷」(word of mouth marketing),也就是網友們(部落客)的使用心得分享,「其他網友的相關文章」才能真正算是網路行銷的「最後一哩」。
  隨著關鍵字廣告的過度使用,網友已經可以清楚判斷哪些連結是廣告,哪些才是他想要參考的資訊,當搜尋結果出來以後,消費者會避免去點選那些明顯的贊助商連結,而會去閱讀那些一般使用者的文章,來幫助自己評估是否購買或願意使用。
  如果以網站定位來比較「產品使用感想可信度」,官方網站<社群網站<個人部落格。舉例來說,若今天你想買一台A牌的數位相機,上網輸入A關鍵字,就會 看到A的官方網站為付費廣告(贊助商廣告),若你想要知道該產品的使用心得,你會避免點選官方網站的連結,而選擇點選某3C社群裡「相機達人」的介紹或推 薦,或者某部落客對於A相機的使用評價,而一般而言,後者的「文章信任度」最大。
  因此在整段行銷流程中,企業最安全的做法是儘量創造「使用者內容」來確保最後的收尾,從上游的曝光(電視廣告、網路廣告),到中游的搜尋結果(相關字 搜尋),一直到下游的「內容信任度」,才是行銷一條龍的安全策略,若是預算不夠,最可以省下的一段是中游,甚至可以完全忽略不做。就成本來看,創造曝光遠 比創造口碑來得昂貴,而創造口碑(內容)不但成本較低,而且影響力深遠,一篇好的文章除了被轉載外,也將永久留存於網路中供下一位顧客搜尋,持續為企業帶 來業績。
  網路上的「口碑文」愈多愈好,當然寫的部落客愈有人氣愈好,毎一筆相關文章都是安打,而人氣部落客的專文更像打出一支長打,不管是密集安打還是重炮長 打,都能一次又一次的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和信心,到了最後當搜尋結果都是你的「產品相關文」時,口碑行銷就能讓你持續得分,而且永不失效。